笔趣阁

速阅阁>贺余春 > 第一百四十二章 面圣(第2页)

第一百四十二章 面圣(第2页)

“是去年在灯会上偶遇的姑娘。”穆子英眼中漾起温柔之色,“我暗中查访过,是清流门第的嫡女,与朝堂没有牵连。”

“好!甚好!”盛霖聪重重拍了拍他的肩头,朗笑道,“这下可算能给舅母一个交代了。”正欲离开,忽又想起什么,回道:“对了,子怡、子静此番随我同来,一直念叨着想见你。何时得空?”

“都可以。”穆子英笑道,“届时我在迎宾楼设宴,派人去接两位妹妹便是。”

“如此甚好。”盛霖聪含笑颔。侍立一旁的独孤抱剑致意,二人的身影渐行渐远,最终融入朦胧的月色之中。

皇城外城,李府。

因着李若初嫁与周王盛霖聪的缘故,李家得以在这寸土寸金的皇城外城安家落户。虽地处外城边缘,却已是寻常百姓终其一生都难以企及的尊荣。

晚膳过后,李若初挽着娘亲刘兰的手臂,母女二人同榻而卧。纱帐轻垂,烛影朦胧,映得满室温馨。

“若初,云州那边。。。。。。可还住得惯?娘听说那里风沙大,冬日又冷。”刘兰轻抚着女儿的丝,眼中满是关切。

李若初往娘亲怀里靠了靠,眉眼间尽是掩不住的甜蜜:“娘亲放心,云州虽不比京都繁华,但霖聪待我极好。婆婆也慈爱,府中上下都和睦。女儿在那里,过得很是舒心。”

刘兰闻言,眼角泛起欣慰的泪光:“周王殿下确实是个难得的良人。这些日子,他在云州的政绩都传到了京都,百姓们都交口称赞。本来当初还以为周王他会。。。。。。”说着忽然顿住,摇头笑道:“瞧我,说这些做什么。”

烛花轻轻爆响,李若初握住娘亲的手:“娘亲,女儿不在的这些日子,爹爹可还体贴?主母她。。。。。。”

“你爹如今待我很好。”刘兰温声道,“自你出嫁后,他总觉得亏欠,事事都多照拂几分。至于主母,”她淡然一笑,“我本就不争不抢,她又何必为难?”

李若初将脸埋在娘亲肩头,声音有些哽咽:“女儿很想娘亲。。。。。。”

刘兰轻轻拍着女儿的背,就像儿时哄她入睡那般:“娘亲也想你啊。每次听到云州来的消息,都要拉着送信的人问上半天。。。。。。”

窗外,一弯新月悄悄爬上檐角,将清辉洒在庭院中的海棠树上。夜风拂过,花影摇曳,仿佛也在聆听这对母女久别重逢的絮语。

破晓时分,天光初绽。

京都城外官道上还笼罩着一层薄雾,青石板路面上凝结的晨露在熹微的晨光中泛着晶莹。鸿胪寺的官员们早已在城门外肃立多时,官袍上的云雁补子在晨风中轻轻摆动。

忽然,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,打破了清晨的静谧。几匹骏马自薄雾中疾驰而来,马蹄踏碎路面的薄霜,在身后扬起细碎的水雾。为两骑并辔而行,马上之人一着玄色蟒袍,一穿靛蓝锦服,正是秦王与晋王。

鸿胪寺少卿王大人眯起眼睛,待看清来人后,连忙整了整衣冠,快步上前行礼。他注意到两位亲王此行轻装简从,身后仅跟着四名贴身侍卫。

“下官参见秦王殿下、晋王殿下。”王少卿躬身作揖,眼角余光却不着痕迹地打量着两位亲王风尘仆仆的模样。秦王的玄色蟒袍下摆沾着露水泥渍,晋王的锦靴上也满是尘土,显然是一路疾驰而来。

朝阳终于完全跃出地平线,将金色的光芒洒在城楼上。守城的士兵们不自觉地挺直了腰背,铜钉朱漆的城门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庄严。两位亲王抬头望了望巍峨的城墙,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。

这一日的京都,注定不会平静。

晨雾尚未散尽,秦王与晋王的到来,如同两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,在京都掀起阵阵涟漪。至此,大盛王朝所有的亲王都已齐聚皇城,这座古老的帝都顿时暗流涌动。

盛霖聪刚用完早膳,一碗碧粳粥尚有余温。宫里的太监匆匆而来,在廊下低声禀报:“王爷,宫陛下定于未时三刻,在养心殿单独召见诸位亲王。”

“本王知道了。”

盛霖聪脸上浮现出温和的笑意,抬手虚扶道:“这位公公一路辛苦,本王实在过意不去。”说着向身旁的马涛递了个眼色。

马涛会意,立即从袖中取出一个沉甸甸的金元宝,轻步上前。那元宝在阳光下闪着温润的光泽,上面还錾着"福寿安康"的吉祥字样。

小太监见状,脸色顿时煞白,扑通一声跪倒在地,额头几乎要碰到青石地面:“王爷折煞奴才了!这、这万万使不得啊!奴才不过是跑个腿传个话,哪敢要王爷的赏赐。。。”

盛霖聪见状轻笑出声,亲自上前虚扶了一把:“公公快请起。本王初到京都,人生地不熟,今日得遇公公也是缘分。”他语气温和却不容拒绝,“这点心意,就当是讨个彩头。”

小太监战战兢兢地抬头,正对上盛霖聪那双含着笑意的眼睛。那目光既不似其他亲王般盛气凌人,也没有半分轻视之意,反倒让人如沐春风。

“那。。。那奴才就斗胆收下了。”小太监双手接过金元宝,只觉得掌心沉甸甸的,连忙又叩道:“谢王爷恩典!王爷仁厚,奴才定当铭记于心。”

盛霖聪微微颔,目送着小太监千恩万谢地退下。

上午时分,盛霖聪并未踏出皇城王府半步,只在府中静处。其间,穆子英遣人来接走了穆家姐妹,府中便更显清寂。

午后,日影西斜,盛霖聪懒散地躺在一张檀木摇椅里,双眸微阖,似在假寐,又似在沉思。庭前落叶无声,唯有微风偶尔掠过,带起几缕丝,衬得他神色愈深晦难测。

时间如细沙般悄然流逝。未时刚过,秦王盛霖轩便第一个奉召入宫。皇帝于御书房接见诸藩王,秦王进去不过半炷香的工夫便退了出来,面上挂着浅淡的笑意,眸中却看不出喜怒。无人知晓他与皇帝究竟谈了些什么,只知他步履从容地回了住处。

秦王前脚刚走,晋王盛霖宇后脚便动身入宫……

如此这般,藩王们依长幼之序逐一觐见。按理,下一个本该轮到盛霖聪,可宫中太监却径直越过他,宣了韩王盛霖昂先行入宫。这一变故令盛霖聪眉头微蹙,他指尖轻轻叩着摇椅扶手,眸色渐深,却终究未一言。

不到半炷香的工夫,一名太监便匆匆踏入盛霖聪的院子,躬身行礼道:“王爷,皇上有旨,宣您即刻觐见。”

盛霖聪闻言,从容起身,唇角噙着温和的笑意:“有劳公公带路。”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